地址:苏州太仓市之江国际10-120号
电话:0512-53378922/53378933
手机:18962626748 13862276748
联系人:黄雪锋经理
网址:www.jldp.net
如2012年北京市《乡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规范》(DB11/890-2012)新建污水厂A规范中将TN由一级A的15mg/L进步至10mg/L,总磷进步至0.2mg/L。2015年至2018年,天津市、巢湖流域、四川省、浙江省、太湖流域也别离将TN进步至10mg/L,一起TP进步至0.3mg/L。昆明市地标最为严厉,《乡镇污水处理厂首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》A级规范中TN、TP别离到达了5mg/L和0.05 mg/L,被称为“双五规范”。
各地的污水排放规范中TN、TP目标的进步使得碳源、除磷剂的投加本钱添加。这也迫使污水处理厂进行工艺优化、药剂比选替换和技能改造,来操控碳源和除磷剂的本钱。
而AAO工艺又是市政污水中使用最广泛的处理工艺,因而,怎么进行药剂降耗是重中之重。比方操控碳源投加本钱的办法首要有回流比优化、操控内回流液溶解氧、多点进水、间歇曝气、加药点优化、药剂比选等。操控除磷剂投加本钱的办法首要有操控污泥龄、操控厌氧池溶解氧、加药点优化、药剂比选等。
下面,小编就以某个AAO工艺污水厂(排放规范为 DB11-890/2012中A规范)为例,具体介绍这些办法使用之后的作用,希望能给水友们带来一些启示。
以北京地区某污水厂为例,规划规划6000t/d,处理工艺如图所示。生化池为AAO+消氧池,出水履行DB11-890/2012排放规范中A规范。
处理水量约1700~2000t/d,运转一半生化处理设备,实践进水水质如表所示。
除磷剂投加量偏大:缺氧池投加含量25%的氯化亚铁,投加量约为390mg/L,本钱约为0.16元/t。剩下二价铁离子在臭氧氧化池被氧化后,也影响出水SS和色度。生化池含很多铁离子,按捺了生物除磷进程,一起影响生物活性及脱氮作用。
回流污泥池液位较高,剩下污泥依托重力可自流至储泥池。在不脱泥时,剩下污泥会经过溢流管排至进步泵房,形成不良后果:①污泥吸收、吸附进水中的COD,形成原水碳源糟蹋,不利于脱氮。②污泥含铁离子,腐蚀格栅、水泵等设备。③污水又回到进步泵房,糟蹋电能。④生化体系排出的磷又回到体系中。
替换除磷剂为三氯化铁,投加点由缺氧池替换至二沉池出水渠,初始投加量为90mg/L;后续逐渐下降投加量,终究降至45mg/L。替换除磷剂后,出水色度和SS也有所改进。
将外回流泵频率由48Hz逐渐下调至37Hz,外回流比从130%降至90%。下降外回流比也可进步剩下污泥浓度,改进脱泥作用。
碳源投加点由厌氧池替换至缺氧池进水口,并将加药管口从水面更改为液面下(约0.5m)。液体碳源投加量由170mg/L,逐渐下降至125mg/L。
二沉池刮泥机发动液位从4.5m下降至3.5m,中止液位从5m下降至4m,下降回流污泥池液位,防止污泥自流进入储泥池。一起将高效池排泥时刻更改为脱泥时排泥,并操控排泥时刻,防止储泥池溢流。
因为PAC流量较小,加药泵简单堵,将PAC稀释1倍进行投加。并将高效池的PAC投加量由 45mg/L降到至25mg/L左右。
经过上述优化办法后,在水温从19℃下降到14℃、出水安稳合格的情况下,该污水厂碳源本钱下降0.194元/t水,除磷剂本钱下降0.141元/t水。以2000t/d水量核算,每年可节省 24.5万元药剂费。
经过实践运转作用能够得出,恰当进步污泥浓度、优化回流比、操控好氧池结尾溶解氧、 优化药剂投加点、多点进水能够将碳源本钱下降;挑选适宜除磷剂、投加方位、 稀释投加方法能够将铁盐本钱、PAC本钱下降。这些办法在确保出水到达高排放规范的情况下,能够有用下降污水厂出产运转本钱。
来历:环保水圈(作者:耐盐君)(仅供共享沟通不作商业用途,版权归原作者和原作者出处。如有侵权,请在后台留言,咱们会第一时刻删去处理)
《环境工程》创刊于1982年,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环境科学类期刊,由中冶修建研讨总院有限公司主办、工业修建杂志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。本刊主编由我国工程院院士、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、我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讨中心研讨员、清华大学教授曲久辉担任。报道内容包括水污染防治、大气污染操控、有机固废生物处理与资源化、进程工程环境污染操控与资源化、环境生态工程、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与实践、碳减排技能途径研讨与实践等。本刊已当选北大中文中心期刊要目总览、我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CSCD)来历期刊(中心库)、RCCSE我国中心学术期刊、ISTIC我国科技中心期刊、环境科学范畴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、国际期刊影响力指数(WJCI)陈述等。在科学技能迅猛开展和全球改变的大布景下,《环境工程》既要重视处理环境管理工程难题的最新科技开展,也有必要打破以结尾管理为首要目标的学科限制,深化知道限制我国社会经济开展的严重环境工程问题,深化考虑环境工程科技开展的未来与方向,深度交融相关学科的科技效果,报道更有学术高度和使用价值的综合性效果。